真健康開年鉅獻!福建協和全省首例! 陳椿教授團隊開創省內TH-S1機器人“帶路”微創技術先河!
【轉載自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官方微信】
新年伊始,我院胸外科陳椿主任、鄭斌副主任團隊成功完成福建省首例經皮穿刺手術機器人引導下的微波消融術。開創了福建省胸外科經皮穿刺肺部結節微波消融的智能機器人診療技術先河,填補此類技術在省內的空白。穿刺手術機器人引導下診療技術具備微創、安全、高效、精準、并發癥少等特點,給肺部結節患者帶來福音。
52歲的陳先生在采石場工作數十年,6年前已確診“塵肺”,在家人的建議下他于近日來到我院體檢中心做了全面檢查,檢查結果發現,陳先生右肺下葉磨玻璃影(GGO),考慮可能是腫瘤,體檢中心建議陳先生盡快去胸外科就診。
團隊綜合評估,認為陳先生有“塵肺”病史,肺功能差、肺氣腫嚴重,平日活動受限,無法耐受大型手術。“該患者肺質量差,對穿刺精準度要求非常高。傳統穿刺活檢方式很可能引發氣胸等并發癥,甚至會導致其治療失敗?!?/span>陳椿主任醫師說,他們決定采用TH-S1機器人引導下經皮穿刺微波消融術為老陳進行治療。
“目前,協和醫院是福建省唯一一家擁有并使用TH-S1機器人的醫院,能為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span>
微波消融手術能有效治療又對肺功能影響小,同時兼顧創傷小、恢復快的特點,既能有效提高手術質量,降低手術風險。TH-S1機器人是目前國內首個具備導航、定位功能且適用于肺部的經皮穿刺手術機器人,它能全面解決可能由各種因素而影響穿刺精度的問題,具備“一針準”效率高、穩定、精準、安全、并發癥少等特點。
▲陳椿主任、鄭斌副主任團隊通過TH-S1機器人
分析病情、設計穿刺
手術全程用時半個小時,過程十分順利。陳先生術后無出血、氣胸等并發癥發生,治療效果達到理想目標。術后五分鐘左右,陳先生無不適癥狀,自己行走回病房。次日上午,陳先生已出院返家,與家人共度春節。
▲陳椿主任、鄭斌副主任團隊通過機械臂
穿刺位置引導,完成微波消融
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特別是智能機器人逐漸在醫療領域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微創技術得以實現。微波技術有著安全、高效、創傷小、恢復快的技術特點,將原本復雜、難度高的術式,轉變為安全、高效、更經濟、更易普及的術式,其中腫瘤微創消融發展尤為迅速。
協和胸外科會一直秉承著為患者真正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為患者帶來安全、有效、科學的診療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