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中國經皮穿刺手術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規模分析 2021年市場規模約為3610萬美元
1、經皮穿刺手術機器人定義
經皮穿刺手術機器人適用于經皮穿刺手術,其主要為收集組織樣本作診斷用途的程序,如檢測早期肺癌、乳腺癌及前列腺癌。在活檢程序中,組織樣本從疑似目標解剖結構中移除,以便進一步進行病理檢查。傳統活檢法依賴放射科醫生人手插入針頭,而機器人輔助法通過較人手更穩定的機械臂提供更高的剛度及精準度。其使針頭連同組織樣本的回路更準確。應用磁力共振(MRI)、超聲波及CT等成像技術將目解剖結構定位,并使用影像反饋引導針頭到達目標解剖結構。
經皮穿刺手術機器人亦有能力進行若干治療程序,如清除腎結石的腎造口碎石術。通過患者背部的微小切口插入針頭,并清除腎結石。
2、中國經皮穿刺手術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
——機器人輔助經皮穿刺手術現狀
數據顯示,每年在中國完成的機器人輔助經皮穿刺手術數量由2015年的0.2萬例增至2020年的2.3萬例;初步統計,2021年在我國完成的機器人輔助經皮穿刺手術數量升至3.4萬例。
——經皮穿刺手術機器人新安裝數量走勢
我國的經皮穿刺手術機器人新安裝數量在2015年為7臺隨后波動上升至2020年的20臺。初步統計,2021年我國經皮穿刺手術機器人的新安裝數量為40臺。
——經皮穿刺手術機器人均價情況
目前,我國經皮穿刺手術機器人的均價維持在20-30萬美元/臺之間。
——經皮穿刺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經皮穿刺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570萬美元。近年來,隨著我國對于手術機器人的大力普及以及政策支持,我國經皮穿刺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在2021年初步統計約為3610萬美元。
注:市場規模是按照出廠價得出。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經皮穿刺手術機器人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2022-06-27 14:18:00 市場動態 -
機器人產業發展前景分析,市場需求促進行業快速增長
機器人產業作為新興制造服務業,受到多重驅動因素的影響。從長期來看,政策指導、技術突破、人力成本提升、智能制造轉型需求、新冠疫情引發的市場關注等幾大關鍵因素,共同推動了我國機器人產業進入階梯式上行新階段。未來將有更多機器人產品開始替代人類完成越來越復雜的工作,并逐漸滲透進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
機器人產業發展前景及驅動因素有如下:
1、國家政策助力機器人產業補強短板,實現產業優化升級
從2015年國務院發布《中國制造 2025》,再到去年底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15部門發布《“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可以看出近年來我國政府對于機器人產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笆奈濉逼陂g,為應對RV減速器、伺服電機等關鍵零部件制約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國家開始引導各參與主體重點補齊專用材料、核心元器件、加工工藝等短板,提升機器人關鍵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同時持續推進機器人標準化工作,建立健全機器人行業標準體系,加快急需標準研究制定,加強標準應用推廣;此外,國家重視建立健全創新體系,發揮機器人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創新中心等研發機構的作用,加強前沿、共性技術研究,加快成果轉化。
2、新興技術發展,機器人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
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IoT)、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機器人產業也將迎來新一輪融合創新發展浪潮。感知、多模態人機交互等智能化信息技術不斷成熟,為智能機器人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在一些先行企業的探索下,擁有諸多新興信息技術賦能的智能機器人產品相繼落地,并逐步打開了C端消費市場。在機器人行業良性競爭的環境下,為打破國外核心技術壟斷,國內企業也加快了自主研發進程,如傳感器、伺服系統、減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突破,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國產替代已成為大勢所趨。國內集成電路行業,如半導體IGBT等多類精密電子元器件加工技術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國內已出現一批代表性企業可與外資品牌相抗衡。通過多元化品類研發與創新,持續迭代提升智能性,提升用戶使用體驗,國內頭部品牌逐步向全球頂尖機器人公司邁進。
3、社會生產需求推動機器人替代人工,實現廣泛應用
我國社會面臨人口老齡化加劇,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加之新冠疫情蔓延,諸多社會因素直接或間接地助推了我國機器人產業在各領域的應用滲透。在商業化進程中,機器人具有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避免生產事故且可在惡劣環境中工作等優勢,已被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機械、航空航天等行業中。各行各業通過推廣使用機器人產品,不僅可以降低成本,還可以將勞動力從繁瑣重復的單調勞動中解放出來,從事更高級的生產作業。
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刺激了工廠為解決“用工荒”而提高生產自動化的需求,無接觸配送等服務也助推了服務型機器人產品銷量提升。從長遠來看,此次疫情深化了市場對機器人產品價值的認知,為機器人行業發展帶來積極影響。此外,人們對精神及心理方面的訴求日益提高,也促使陪伴、康養類機器人產品問世。綜上可見,未來“機器人換人”這一趨勢將在更多細分領域持續深化發展。
4、資本助力機器人產業創新,促進產業結構化、多層次發展
技術和資本是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兩大驅動力,任何一輪硬件生產技術創新,必然需要資本市場支撐,而資本市場中長期投資收益來自于對機器人行業未來發展把握及市場需求爆點分析。目前全球機器人行業發展向好,處于各大機構下一步重點投資布局風口。我國機器人產業資本市場也在一眾新興產業里穩步扎根,嶄露頭角?!百Y本+科技+孵化”的緊密融合,打破了傳統的“技術-產品-市場-收益”的運作規則。智能制造業單向線性發展,在資本杠桿的運作下,向著結構化、多層次發展模式轉變,推動機器人產業進入資本聯動、跨越增長的新時代。
機器人產業鏈全景圖
機器人產業鏈主要分為上游核心零部件研發與生產、中游本體制造和系統集成和下游各行各業應用領域等三方面:
上游核心零部件:機器人產業上游主要包括各類零部件廠商,提供機器人生產中需要的核心組件和功能模塊。從成本角度方面看,控制器、伺服電機、減速器等零部件 是工業機器人成本占比較大的部分。從全球范圍來看,我國核心機器人零部件研發制造的技術水平仍處劣勢,多數產品依然以初級應用為主。隨著近年來國產機器人自研水平的提升,雖然外資企業仍然占據主要市場份額,但國內本體制造和系統集成企業逐漸 向上游零部件的產研方向發力,出現了一批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優秀本土企業,逐漸打破外資企業壟斷技術與產品的不利局面。
中游本體制造和系統集成:涵蓋機器人本體制造商以及面向應用部署服務的系統集成商。其中,本體制造商在機器人本體結構設計和加工制造的基礎上,通過集成上游零 部件實現機器人整機的生產;系統集成商則成為連接生產企業和客戶的橋梁,通過面向 具體用戶需求的定制化集成開發,實現機器人在特定場景中的實際部署。
下游應用領域:機器人產業下游主要由不同領域的企業客戶和個人消費者組成,共同形成巨大的機器人應用市場。用戶從傳統工業企業向不同賽道的服務業領域快速滲透。
我國機器人產業鏈
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制造、應用是衡量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雖然我國機器人產業近年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如人機協作機器人、云智能機器人、公共服務機器人、手機機器人產品不斷涌現,運用領域快速拓展,關鍵零部件技術水平也在持續提升。但由于起步晚且技術積累不足也面臨著諸多新的挑戰,如核心技術尚待突破、高端供給需求仍然不足、應用領域有待拓展、法律法規體系亟待完善等,總體依然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期待未來會有“量”與“質”同步飛躍!
2022-06-25 17:03:00 市場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