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刺活檢會導致癌細胞擴散嗎?
小志29歲,單位體檢時發現肺部有4cm×3cm的節灶,要不要切除家人舉棋不定,醫生建議做穿刺活檢,明確診斷后再確定治療方案,但小志的媽媽擔心像別人說的那樣,穿刺會破壞原本完整的病灶,還有穿刺針可能帶出一些病灶里的細胞,這些病變的細胞有可能因此擴散,導致病灶擴散。穿刺活檢真的會導致癌變細胞擴散嗎?記者采訪了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病理科主任魏清柱。
魏清柱表示,穿刺活檢是很多疾病規范治療的前提,在臨床上有些病人由于對活檢的意義和目的不甚了解,甚至有些患者道聽途說,害怕穿刺活檢時會引起癌腫的種植和擴散而心存疑慮,不能很好地配合醫生活檢,因此延誤診斷和治療的患者確實不少。
穿刺活檢是怎么回事?
活檢的全稱為活體組織檢查,是通過手術方法在病變部位鉗取、切取部分或全部腫瘤組織或利用穿刺在病變部位吸取等方法,穿刺活檢一般是指穿刺針在超聲或者CT引導下到達病變部位并取出一小塊病變組織,制成病理組織切片或細胞涂片后用顯微鏡檢查的一種方法。病理診斷是最準確的診斷,是公認的金標準,其診斷價值遠遠高于血液生化、影像學檢查的診斷價值,具有其他檢查無法替代的確診價值。因此,對于不能判斷性質的病灶,必須通過穿刺活檢確診,明確病灶性質后,醫生才能為患者制定治療方案,有針對性地治療。目前臨床上,穿刺活檢最常用在鑒別腫瘤的性質上,這是制定腫瘤患者治療方案的前提。
會引發病變細胞擴散嗎?
臨床上,病人一聽要做穿刺活檢,很多都心存疑慮,問醫生,穿刺活檢會不會破壞本來完整的病灶,導致病灶破裂病變細胞擴散加速,或者穿刺針在穿刺病灶后取回的過程中將針表面的病變細胞殘留在健康組織里,引發病變細胞的多處種植。
魏清柱表示,從理論上講,對病灶(特別是腫瘤類)的任何刺激,包括針刺、切除、取活組織或其他檢查,以及麻醉藥物注射,甚至用力揉搓和擠壓等,都可能造成癌細胞的脫落和擴散、轉移。穿刺時的細針進入病灶后再拔出,可能會使針道中沾染少量病變細胞,有人對細針的外壁作涂片觀察,在一小部分病例中,確實找到了病變細胞,因此病變細胞沿著細針通道擴散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這種可能性引發病變細胞種植和擴散的幾率很小,并且目前醫生都會采取一系列措施來避免這種小概率事件的發生。
對于不具傳染性的病灶細胞或者良性腫瘤,穿刺活檢是肯定不會發生播散和轉移的,對于具有傳染性的病菌細胞或者惡性腫瘤,醫生會有針對性地處理?;顧z結果為傳染性病菌,醫生會馬上用藥控制病菌的發展,病菌可很快被殺死,沒有轉移的可能。
患者最擔心的是可能發生轉移和擴散的惡性腫瘤,如果檢查結果為惡性,醫生會馬上為患者切除穿刺針通道周邊的組織,避免癌細胞種植的發生,另外,醫生會很快給患者用上化療或者靶向藥,有針對性地殺死原發腫瘤,這個過程中,隨穿刺針道脫落的癌細胞是經受不住藥物的強大攻勢的,很快就會被殺死。
2022-07-08 17:08:00 產品動態 -
放射性粒子植入是怎么一回事?
1. 放射性粒子植入技術
通過影像學引導技術(超聲、CT/MRI)將具有放射性的核素直接植入到腫瘤靶體積內或腫瘤周圍,通過放射性核素持續釋放低能量的γ射線,使腫瘤組織遭受最大程度的輻射損傷和破壞,而又不會造成正常組織的損傷,以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目前臨床常用的永久性植人治療粒子的放射性核素為碘-125、金-198和鈀-103,其中碘-125應用最廣。
2.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適應證
目前國內粒子植入治療應用較多的惡性腫瘤包括:前列腺癌、腦腫瘤、肺癌、頭頸部腫瘤、胰腺癌、肝癌、腎及腎上腺腫瘤以及眶內腫瘤(惡性黑色素瘤、視網膜母細胞瘤等)、軟組織腫瘤等,其適應證主要有:
1. 經病理診斷的惡性實體腫瘤。
2. 直徑7cm以下的實體病灶。
3. 局部進展期腫瘤,用粒子植入需結合外照射等綜合治療措施。
4. 局部進展難以用局部治療方法控制,或有遠位轉移晚期腫瘤,但因局部病灶引起嚴重癥狀者,為達到姑息治療目的,也可行粒子植入治療。
5. 術中肉眼或鏡下殘留腫瘤病灶。
3.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防護要點
?。?)工作人員的放射防護
操作前要穿戴好防護用品。主要操作人員應穿鉛防護衣,戴鉛手套、鉛玻璃眼鏡、鉛圍脖等。防護衣厚度不應小于0.25mm鉛當量。對性腺敏感器官,可考慮穿含0.5mm鉛當量防護的三角褲或三角巾。
操作人員應站在屏風后分裝粒子,屏風上方應有1mmPb的鉛玻璃。分裝過程中使用長柄鑷子(30cm),輕拿輕放,避免損傷或刺破粒子,禁止直接用手拿取粒子。拿取粒子應使用長柄器具(如鑷子),盡可能增加粒子與操作人員之間的距離。
在實施粒子手術治療前,應制定詳細可行的實施計劃,盡可能縮短操作時間。在整個工作期間,應快速完成必要的操作程序,所有無關人員盡可能遠離放射源。
手術結束后應對手術區域進行檢測,以排除粒子在手術植入過程中遺漏的可能。
(2)患者的放射防護
植入粒子術后的患者,應當在植入部位對應的體表進行適當的輻射屏蔽。術后患者病房,除醫護人員外,其他無關人員不得入內。醫護人員查房,家屬成員如需長時間陪護應與患者保持 1m以上的距離。
接受植入粒子治療的前列腺患者和胃腸道患者應使用專用便器或專用浴室和廁所。肺部或氣管植入粒子患者,在住院期間應帶口罩,以避免粒子咳出丟失在周圍環境中,如發現粒子咳出,應報告主管醫生并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前列腺植入粒子的患者應戴避孕套,以保證放射性粒子植入體內后不丟失到周圍環境。為防止隨尿液排出,在植入后兩周內,應使用容器接尿液。如果發現植入的粒子流失到患者的膀胱或尿道,應用膀胱內鏡收回粒子并放入鉛罐中貯存。
植入粒子患者,住院期間需要在醫院其他科室檢查或治療時,為了保證公眾的輻射安全,負責治療科室應告知患者穿戴防護用品。
當患者或家庭成員發現患者體外的粒子時,不應用手拿,應當用勺子或鑷子夾取粒子,放在預先準備好的鉛容器內(主管醫師事先給予指導),并將該容器返還給主管醫師。
患者應注意定期隨訪。
2022-07-08 17:07:00 產品動態